“堯壩驛”項目公開征集形象宣傳語、街名、巷名、院名
一、征集內容
(一)堯壩項目形象宣傳語。
(二)項目街名(1條主街、2條次街)、巷名(3個)、院名(14個)。
二、時間范圍
時間:2018年4月25日-2018年6月10日
范圍:全國范圍所有單位、社會團體、個人均可參加。
三、征集要求
(一)形象宣傳語要體現堯壩歷史文化特色及地域性,內涵豐富、富有新意,能夠拉近景區與游客之間的距離,具有較強的視聽親和力、感染力、吸引力和傳播力。
(二)項目街名、巷名、院名要體現堯壩歷史文化傳承和地域特色,主題鮮明,內容獨特。
(三)應征作品要見解獨到、寓意深刻、文字精煉、簡潔易懂、便于記憶和傳誦。
(四)應征作品須附有關創作、理念和構想的說明,說明要簡潔明了,每條說明控制在200字以內。
(五)應征作品須為原創,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,如發現抄襲一律不予采用。凡涉及抄襲、借用等侵權行為,均由投稿人自行承擔一切后果,征集單位(主辦方)不承擔法律和相關連帶責任。
(六)根據我國《著作權法》有關規定,對獲獎的作品,視為征集單位(主辦方)委托創作的作品,征集單位(主辦方)擁有該作品的著作權、所有權、修改權及該作品為標識的商標注冊權。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自行使用或轉讓給第三方。
(七)應征作品應不得違反我國法律有關規定和社會公序良俗。
四、獎項設置
(一)形象宣傳語
宣傳語征集后,將組織3輪結構化評審,最終評選出獲獎作品。獎項設置如下:
1.一等獎1名,獎金20000元。
2.二等獎2名,獎金各3000元。
3.三等獎3名,獎金各1000元。
(二)街名(1條主街、2條次街)、巷名(3個)、院名(14個)。
“街名、巷名、院名”征集后,將組織3輪結構化評審,最終評選出獲獎作品。獎項設置如下:
街名(1條主街、2條次街)
1.主街每條獎金4000元。
2.次街每條獎金3000元。
巷名(3個)
巷名每條獎金2000元。
院名(14個)
院名每條獎金500元。
五、征集步驟
(一)第一階段:征集
2018年4月26日8:00—2018年5月25日24:00截止(紙質郵件以郵戳時間為準)
(二)第二階段:評選
評選時間:2018年6月中上旬
評選方式:專家評選(占90%)+網絡評選(占10%)+專項考評(一票否決)
1.專家評選:由評審委員會專家對參評作品進行評選打分,按獎項類別各評選出前10名。
2.網絡評選:在瀘州新聞網開設網絡推選專題頁面,開展網絡評選。
3.專項考評:在網絡投票期間,暢通網上舉報渠道,凡接到舉報虛假投票、抄襲或違法的,經核實,取消參評資格。
(三)第三階段:公布結果
結果公布時間:2018年6月下旬
結果公布平臺:主辦方指定媒體
(四)第四階段:舉行頒獎儀式
時間:2018年7月初
地點:堯壩驛
六、投稿方式
以電子郵件方式或紙質方式投稿。請投稿作者將作品、詳細通訊地址和聯系方式、個人身份證號碼等相關資料發送到本次征集的主辦單位,主辦單位承諾為投稿作者個人信息保密。
郵箱:2364955796@qq.com ;
地址:瀘州市江陽區酒城大道三段興瀘大廈19樓;
收件人:瀘州市文化旅游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;
郵編:646000
聯系方式:趙女士 0830-5223887、15108193649
郵件主題:堯壩驛宣傳語征集(紙質郵件請在信封上注明)。
七、組織機構
征集單位(主辦方):合江縣委外宣辦、瀘州市堯壩古鎮旅游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
評審委員會:按規范確定有關領導和專家
八、特別聲明
(一)可以分開單獨投稿,也可以配套一起投稿,配套即宣傳語1條、主街街名1個、次街街名2個、巷名3個、院名14個。
(二)作品必須是個人原創,且未侵犯他人合法權益,凡涉及著作權等法律問題,均由投稿人自行承擔后果。
(三)所有應征作品活動主辦方一概不予退還,應征者自留底稿。
(四)如投稿作品出現命名重復情況,以最先收到日期為準。稿件作品相同,以主辦方的收稿時間為準。
(五)項目宣傳語及街名、巷名、院名的獲獎作品均須與活動征集單位(主辦方)簽訂委托創作合同。
(六)所有投稿人均視為已認可本方案內容。
(七)參賽作品著作權最終歸屬委托創作主辦方所有。
(八)本次活動解釋權最終歸屬主辦方所有。
堯壩驛項目簡介
堯壩驛位于合江縣堯壩鎮、川南黔北結合部,地處東經105°42′,北緯28°45′,距合江37公里、瀘州22公里、赤水27公里。堯壩古鎮歷史悠久,是合江最早的六大古寨和八大古鎮之一。古鎮在北宋皇祐年間便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驛站,是古江陽到夜郎國的必經之道,有“川黔走廊”之稱。瀘州與赤水間未通公路之時,川南黔北的商賈往來和官方傳書皆經堯壩到赤水,必在堯壩停歇,官方建堯壩驛站,各種商販云集于此,商品齊全,市場繁榮,成為遠近聞名的“小香港”。
堯壩旅游資源豐富,文化底蘊深厚,古建筑群精美,民俗風情獨特。有長1000米的青石板古街和被清華大學古建筑專家譽為“古民居活化石”的古民居群,有明朝古廟東岳寺、清代建筑大鴻米店和進士牌坊、神仙古洞、堯王古墓、古鎮歷史陳列館等建筑,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、獨具特色的川黔古鎮、享譽川黔渝的影視基地、4A景區。
而今”堯壩驛”依托堯壩古鎮歷史文化,進行深度挖掘,定位為“南絲綢之路上的古驛站,精準扶貧、鄉村振興、文旅融合的典范”。以“古驛道、驛站”為依托、“南絲綢之路”文化為軸線,圍繞古街道民居群及歷史人文資源,深挖古鎮驛道文化、宗教文化、武舉文化(袍哥文化)、莊園文化、農耕文化、非遺文化等特色資源,打造集驛站觀光、文化展示、文化體驗、藝術交流、創業孵化、宗教朝覲、體驗互動、特色餐飲、農業觀光為一體國家級旅游扶貧示范工程、特色文旅小鎮、文化創意產業創新區。
項目已建成面積217畝,建筑面積6.39萬平方米,含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、民俗主題院落、特色商業街、絲路會館、戲樓、擂臺、城樓及絲路文化陳列館、非遺體驗、購物中心、游客接待中心等。
“堯壩驛”項目鳥瞰圖
主街道(長約900米,寬5米左右),次街道(長約900米,寬4米左右)。主街兩側均為商鋪,建筑外觀均按照唐風宋韻進行打造。兩條次街一側為商業建筑另一側為住宅區,商業建筑外觀按照唐風宋韻進行打造。
巷為穿插在主街和次街之間的通道,共有3條。
院落共14個,分為兩種,一種是獨棟圍合四合院形院落,一種是由4棟左右的建筑圍合而成的院落。院落外觀均按照唐風宋韻進行打造。
合江縣外宣辦
瀘州市堯壩古鎮旅游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
2018年4月25日